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报道 > 名家名语名家名语
专家解读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保健建议》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时间:2020-02-13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国保健协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以降低疫情和发病风险为出发点,以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为落脚点,从行业角度,围绕保健方法、营养膳食、运动锻炼、心理调节、卫生防护、健康干预等方面,制定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保健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帮助公众科学认知和实践。近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了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和中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张立教授,进行了一场关于《建议》和疫情防控的对话。

关于《建议》 应时全面权威是亮点

  记者:《建议》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

  徐华锋:《建议》的出台,基于三个出发点。一是在疫情防控的信息采集过程中,紧紧围绕政府、疾控部门或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钟南山、李兰娟等权威专家,或政府官方媒体渠道的权威信息,传播科学认知和手段,避免微信、自媒体和道听途说的消息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和误导,减少盲目性。二是希望公众按照这些权威信息和政府部门要求,少出门、多锻炼、会保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不添乱就是对疫情防控的贡献,就是不增加防控成本。三是从如何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抗病毒等方面,从协会的角度给大家一些保健理念、保健方法、保健手段、保健产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公众提高健康意识、重视提高免疫力的外源性营养补充,从而干预健康、防御疫情。

  张立:《建议》亮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特别应时,给出的都是当前防控疫情需要的、实用的建议,便于公众使用。二是较为全面,从基本防护到饮食,精准营养干预,到运动,到心理,将健康状态的标准和特殊状态下健康干预的重要性、迫切性等都说到了,非常接地气。三是有特色,《建议》第六条健康干预,充分体现了保健协会的职责,给出了专业、权威的声音。

  当前,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消费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很多人对于基础的营养保健和非常时期的健康干预的区别还不明晰。滥用抗生素、乱服中药、错用保健品等现象还大量存在,很多防控指南并没有把健康干预单独提出来讲,而《建议》则给了公众精准的健康引导。

关于增强免疫 日常积累很重要

  记者:此次疫情,让公众强化了增强免疫力的概念。免疫力在健康生活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张立:正如在此次疫情中专家所说的,疾病是病原体与人体免疫力博弈的结果。人体的免疫力是指遇到疫情人体的防病能力,即便患上疾病也有很强愈合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这种能力能让我们抵御环境的侵害,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这种能力不会因为年龄增大而消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各个器官到最佳功能,调动抗病的能力。免疫力增强,自然就会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我注意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针对疫情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比如熏醋、吃蒜、喝茶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对于特殊时期的健康干预来说并不精准,增强免疫力是个持续的、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建议》中提到的健康生活方式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才有实现的可能和前提。

  徐华锋:面对这次病毒疫情的扩散,提高免疫力是有效的应对方法,因为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和疫苗,比拼的就是每个人的免疫力。对于绝大多数身体正常但面临疫情风险的人们,使用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是靠谱而又安全的选择。

  如果说,过去有人认为保健也好、健康素养也好,都是老年人的事,但有了这些经历,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深刻意识到健康中国战略提到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含义,认识到健康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这次疫情的发生会让每一个人的保健意识增强,行业协会也会进一步引导和促进行业的规范、自律。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对健康的关注而增加投入,这对行业、对社会而言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行业能不能研发出越来越好的产品,涌现出更好的保健和促进健康素养提升的方法,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各项指标的完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防控疫情将会大大刺激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刺激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于健康膳食 营养均衡是大计

  记者:您如何看待《建议》中给出的营养膳食方案?

  张立:当下正处于疫情高发期,公众对于健康膳食的需求旺盛,但是怎样吃还是应该有一个规范的要求。《建议》中提出,坚持每日食用富含核酸、蛋白质类食物,如大豆类、瘦肉类、鱼虾、鸡蛋、新鲜深色果蔬;保证充足开水、牛奶和淡茶水饮用,多次少量,促进代谢;以谷薯类和适当杂粮为主食,保证身体热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建议非常好。优质蛋白、核酸都是提升免疫力主要支撑的来源,还有水果蔬菜,特别是深色果蔬,均富含维生素C……这些都符合膳食营养宝塔的要求。还要提醒的是,关注膳食营养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绝不应该只是针对疫情的短时之事。健康膳食有两大原则,一是均衡,二是持之以恒。

  徐华锋:对于营养,《建议》中的提示也是凝聚了专家的智慧和意见。应对疫情,健康膳食的保障是增强免疫力的基础。经过这些年协会和专家的不懈科普,公众对于健康膳食已经有了一定认知,比如从科学机理上讲,核酸、蛋白质、维生素等都是人体所需,增强免疫力的产品有益生菌、益生元、低聚肽、维生素、氨基酸等保健食品,还有传统“药食同源”的灵芝、人参、石斛、大枣、沙棘等养生食品。只要是经过国家认可的对于增强免疫力有帮助的产品,我觉得这时候都应该出来亮相,为健康加油。

关于保健食品 健康干预不可或缺

  记者:《建议》中特别提到了提倡科学服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健康价值如何体现?

  张立:《建议》中关于保健食品的应用,给了老百姓很好的指引。特别提出了是国家批准,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注意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服用量的原则,这就让保健食品发挥了应有的健康作用。

  应该说保健食品的本质是对人们每天膳食营养的补充。我们每天膳食因为有个人的喜好因素,吃的不一定很全很对。很可能在个人的喜好上存在健康人体需求的缺失。不吃不等于身体不需要,相反没有吃进去的营养长期缺乏会有致病的风险。保健食品作为一种产品是对营养很好的补充。所以科学服用保健食品是不应忽略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东西。比如益生菌就有很好的免疫作用,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但一些人不喝酸奶,就可以吃一些含有益生菌的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保健食品。

  徐华锋:《建议》提示的背后,是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第一,保健食品的作用是国家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来认定的特殊功能,它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而药品是有副作用的。第二,保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是隐性的,而药品是显性的。第三,保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起效缓慢,不是今天吃了明天就增强了,它有一个过程;而药品的要求是快速,吃完必须马上有效,两三天就得缓解。第四,人体对保健食品可以长期服用、也需要长期服用,而药品则是短期生病的时候服用的。从这几点来说,确实体现出“一个是治标、一个是治本”,但并不是说保健食品真的就治本,而是说让人们少得病、得小病、延缓发病,这是身体的根本,并不是说它能代替药品。如果已经生病了,还得去医院、还得吃药。没病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这种预防意识,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营养保健食品,在病后的康复过程中也要通过营养保健食品,使自己恢复得更快、更好。当然,服用保健食品还需要按照“合理膳食、适量运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这十六字与健康生活方式协同配合,才能有一个更佳的健康状态。